5760
军歌嘹亮
全副武装的战士们,分三路纵队精神抖擞地走在行军的路上,九人话剧组组长王鸿信带领组员们随部队进行宣传活动。 陈兴 打快板, 王谋 读带领战士们呼口号。部队走到延红县武装部,武装部张部长问 王鸿信 ,最近接了一批新兵, 有的人 嫌他们文化低,你们话剧队可不可以编些这方面内容的节目?王鸿信找出现成的节目单,而且就地给新兵们演出新编的话剧《谁看的准》。武装部室内坐满了看演出的新战士和家属。话剧开始,某炮兵部队侦察班计算兵李恨子为自己没测验好心情十分沉重,班长也埋怨他文化低,反映慢,不适合当计算兵。连长批评了班长的错误想法,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班长,只要思想正确、有决心就一定能克服困难,掌握军事技术。李恨子也讲述了解放前,自己的爸爸被 美国 鬼子的汽车轧死,妈妈背着他到一家纺织厂当工人的遭遇。班长和战士们听后深受教育。之后,李恨子想尽一切办法苦练基本功,他趴在铁道边用笔记录每节车箱的号码,练习反映能力,终于练出了一身过硬的本领。话剧结束以后,在篮球场上,大个子新兵嫌战士甲的球衣太破,二人发生了争执。话剧组就这个题材在战士中间演出了小话剧《球衣问题》。部队篮球队队员 杨光 大爱慕虚荣,不愿穿 补丁 衣服, 孙明哲 用老军长艰苦朴素的故事教育杨光大,使杨认识到应发扬和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。话剧组在生活中发现,有些战士缺乏分析头脑,对复杂的事物不愿做深入的调查,喜欢做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结论。根据这个问题,编了话剧《先别肯定》。政委和武装部张部长与战士们一起观看了演出。业余演出队战士 于林 ,积极练习吹唢呐,遭到高大牛的反对。高看问题主观、片面,认为练习吹唢呐影响训练,不了解 于林 经常放弃休息刻苦训练军事技术,不了解于林爱吹唢呐是因为他家几辈都是吹鼓手,受尽了地主的压迫。最后,高大牛在事实面前受到深刻教育。九人话剧组演出结束受到领导和战士们的热烈欢迎,大家都称赞他们在部队中,真正发挥了文艺的宣传作用。
四平保卫战中的白衣将军孙仪之
1946年春天,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民主联军在吉林四平与国民党军队展开鏖战。一批批从前线撤下来的伤员,由于得不到及时救治,死在了后方。面对因救治不及时造成的巨大部队减员,时任东北民主联军卫生部长的孙仪之得到司令员黄克诚的允许,在纵队前线指挥部所在地、一座废弃的教堂里建起了战地中心医院。建在教堂的战地中心医院相对安全,但在大批的伤员面前,缺衣少药又成了最紧要的问题,尤其是缺少会做手术的医生。在请示首长后,孙仪之决定从被俘国民党人员中抽调医生。孙仪之的决定,受到了来自医院唐院长和柳医生的反对,但在孙仪之的坚持和现实面前,一批包括石坚、曾三民在内的国民党被俘医生被编进了战地中心医院。起初的顾虑被孙仪之的真诚消除后,石坚、曾三民等人走上了手术台,缓解了医院医生缺乏的局面,挽救了大批的伤员。但问题也随之而来。一次,在抢救一名从前线抬下来的、血肉模糊的战斗英雄时,由于止血不当,造成战斗英雄当场死亡。唐院长和柳医生原本就不信任被孙仪之委以重任的国民党医生,战斗英雄在石坚的手术刀下死后,这种不信任更加强烈,也导致石坚连夜逃跑。得到石坚逃跑的消息,孙仪之冒着进入敌人防区的危险,将石坚连夜追了回来,过往不究,重新给予极大的信任。孙仪之站在医生立场上的这种信任,尤其是在孙仪之主动要给一名受伤的国民党输血,却耽误了给自己即将生产的妻子接生,造成妻子难产而死时,给包括石坚在内的被俘国民党医生感触很深,激发了石坚等人努力工作、全力救治伤员的冲动。战斗仍在进行。伤员也日益俱增,为了解决伤员营养不足,孙仪之带着警卫人员从后勤部硬抢了一车物资;而为了及时把伤员从前线抬下来,孙仪之组织全体医院人员,冲上炮火纷飞、枪林弹雨的前线,抢救伤员。这其中,就有主动请缨的石坚。天气突然变冷,为解决伤员冻伤的问题,石坚在孙仪之的感化下,拿出自己研制多年的秘方。战地中心医院接到撤出四平的命令后,石坚没有留下来等进城的国民党军队,跟着孙仪之,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去。
*
*